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安徽大学张治栋教授做客长安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25     浏览量:   分享到:


2025年6月16日晚,星空(中国)长安学术讲座第586期“怎样提高学术论文质量——期刊风格判断、论文基本定位及两者之间匹配”在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安徽大学张治栋教授(安徽大学学报主编)主讲,星空(中国)惠红军教授主持,柯西钢教授与谈。星空(中国)师生及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治栋教授在本次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学术论文的核心方法与写作要旨。张治栋教授首先强调研究始于思考,勤记录是基础。他提醒师生,无论听取何种报告,都应养成笔头记录并伴随深度思考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论文写作层面,他明确指出学术论文与文学创作有本质区别,其价值在于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的融合,这也塑造了期刊的独特风格。针对投稿者常面临的困惑——难以把握目标期刊风格(尤其在高质量同质稿中),张治栋教授指出症结在于对期刊缺乏深度系统阅读。他建议研究者主动阅读目标期刊,洞察其选稿全貌与标准。

在学术思维方法上,张教授以数学问题(如“1+1=2”的条件性、哥德巴赫猜想)为例,阐述了“假设”作为重要分析工具的核心地位。他赞同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强调求证需有严谨支撑,并将此过程精炼为经验、演绎与想象。他再次提醒务必区分学术写作“述而有据”与文学创作手法。

在与谈环节,惠红军教授与柯西钢教授在高度评价了讲座内容并进行了展开。惠红军教授强调,张教授系统阐释的学术思维——特别是强调“记录伴随思考”的习惯、区分学术论文与文学创作的本质、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的方法论,都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指引。惠红军教授特别认同张教授对期刊风格认知困境的剖析及“深度阅读期刊”的解决方案,认为这切中要害,呼应了学术规范与实践理性的重要性,是产出高质量论文的基础。柯西钢教授则从理论发展与创新角度,十分赞同张治栋教授关于理论需防僵化为教条谬误以及“理论创新是根本出路” 的看法。柯西钢教授以语言学研究为类比,指出学术就像语言般充满活力,固守教条会导致停滞张治栋教授倡导的“小心求证”依托扎实积累,而持续关注前沿、敢于提出新“假设”并重构理论体系,才是保持学术生命力的核心。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如何提高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有效性”和“研究热门选题是否更具有中稿优势”等问题。张治栋教授从多个角度回答了以上问题,例如论文应具备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学术论文质量的提高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理论思维和深刻的独立思考能力。他鼓励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始终保持好奇心与批判精神,既要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大胆提出假设,又要脚踏实地、以科学的方法验证每一个观点。同时,他提醒同学们要关注期刊的风格与取向,将个人研究与学术界的动态紧密结合。

本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一场关于治学方法与学术创新的深刻探讨,参会师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方法论上得到了宝贵的启示。相信此次讲座将给与会者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与方向。